Archive

Archive for the ‘books’ Category

《Head First Statistics》 reading note

January 31, 2011 1 comment

这两天抽空泛读了一下《Head First Statistics》,只当是复习了一下以前本科的东东,让我将一些忘却的概念又重新拾了起来。

第一次读Head First系列的书,觉得有些不一样。Head First系列一般都要比同类主题的书要厚好多,在没有看内容之前,相信不少人都会象我一样一开始会被书本的厚度吓到。对本来看书时间就越来越少的现代人来说,心中会置疑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学完这本大部头。其实别被HF书的厚度吓住,这是有原因的:(1)书中采用了大量插图;(2)排版十分的不紧凑,现在想起来感觉象是HF的每一页有点PPT的感觉(当然,我是指的是那种好PPT);(3)与传统教材不通,HF为了让读者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会将一个感念从不通的角度重复多次(当然并不会让你觉得厌烦),这个方式应该和一般的图书出版商和作者的思维有些不一样;(4)书中包含了习题以及每一道习题的详细解答,这样你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依靠这本self-contained的教材进行自学。因此,这是本虽然很厚但相对容易读的书。

个人对OReilly有种盲目的崇拜,基本上同类技术书籍,都会先看OReilly的,HF是旗下的一个系列。一开始我将Head First理解为“深入潜出”,但后来看了其介绍和封皮上的“A Brain-Friendly Guide”觉得,应该用类似“Lady First”的方式理解。总得来说,我觉得HF多少算是出版上的一次小革命。虽然,电子排版技术已经普及很久了,但是Head First系列算是我见到的真正将电子排版的灵活行发回到极致的一套丛书,大量的图片,非正统的字体以及看似随意的排版。这些形式的运用使得书本具备了课堂的交互性与生动性同时,让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来把握学习进度。当然,这是以“浪费”纸张为代价的。

关于书的内容是应用统计学,如果不考虑英语水平,高中水平不论文理的都应该看的懂。书中对于公式基本不做推导,强调应用以及概念的理解。每个统计感念的故事很有趣,希望这些故事让我统计知识的遗忘曲线可以衰减的缓慢一些。

另外,关于电子书的阅读体验我想说上一两句。这次是在iPad下用GoodReader看的pdf版本,总得过程还不错,估计e-Ink的体验会更好些。没有用太多笔记功能,书签用的很多。在读书过程中多少会去参考以前看过的内容,我觉得使用电子书签将自己觉得重要的公式还有概念标记下来,在需要时参考(当然要记下当前的阅读位置)十分有用。不知道在iBook还有Stanza上阅读是否有更好的体验。

Categories: books Tags: , , ,

《现代经济学的历程》读后感

October 11, 2007 3 comments

终于磕磕绊绊的读完了这本《现代经济学的历程》,赶紧写点东西留个纪念。其实我本来对经济学没什么兴趣,之所以想读一下经济方面的书其实原因比较简单:首先,这是一门和钱有关的学问,绝对值得学习;其次,看到不少计算机方面的论文在扯经济,很深奥的样子,看看这东东对搞研究或许有借鉴价值;最后,作为一名PhD学位的攻读者,见多识广能忽悠是很必要的(哈哈)。

读完之后,对经济学的第一感觉就是——混乱,与数学等相比不怎么成体系。以前对经济学的印象是,天书加曲线。曲线让我以为经济学需要很高深的数学知识,读完这本书才知道,这些曲线基本上是经济学家为了方便说明自己的理论做的一个定性的描述,用不了太多的高深的数学知识。不过话有说回来,搞经济的人很多以前都是搞数学的。

书里有很多经济学家的八卦。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马克思,一个很疯狂的人物,喜欢拼命的读书,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另外就是我想读的另一本现在比较流行的经济入门教科书《经济学原理》的作者哈佛大学的曼昆,他是自由学派的支持者,他竟然把自己家的狗取名叫凯恩斯(凯恩斯是主张宏观控制反对完全的放任自由)!这些学者真是够偏激的。

最后,读完该书的另一个感觉就是,一门学科的发展中可能同时存在许多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立场各异,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觉得很难去确定到底什么是所谓的真理。理工科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以及在中国九十年代教育制度下对任何事物寻求标准参考答案的惯性思维,使得当我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时,坐立不安了……

PS:本来想参照这本书做一个包含经济学派、经济学家、经典著作和时代的图表,可惜该工程似乎有些浩大,没有时间去完成了:(

Categories: books

向前!向前!向前!!

August 24, 2007 1 comment

在看到《世界是平的》的最后一部分时,读到了一段话觉得还不错,它是这样写的。

“……如果一个社会的回忆多于梦想,在这个社会中,会有很多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后看。他们不是通过当前的努力而是通过回味过去获得尊严、肯定和自尊。甚至通常情况下,那并不是一个真是的过去,而是想象中的、经过装饰的历史。这种社会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把他们的过去想象得比实际更加美丽,然后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而不是设想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为此而奋斗。当一个国家走上这条路线时,会非常危险;……”

这里虽然是在说社会,但我觉得它同样适用于个人。仅用来时刻提醒自己多多规划未来

:)

Categories: books

《乐者为王》- Linus Trovalds自传

April 25, 2007 4 comments

本书分为五章,详细地介绍了关于一场革新的便笺、前言:生活的意义、一个书呆子的诞生、大鼻子的孩子、外公的计算机、芬兰的严冬、我的家族、中学时代、长大成人、爱洗桑拿的国家、一种操作系统的诞生、昨天的电脑、上大学、从UNIX开始、第一台386和终端仿真、编程的美妙、开始编程、长腿的终端仿真器、寻求网上帮助……

正如书名(Just For Fun),这本书的阅读给我带来了很大了乐趣,如果有英文版的我想读起来乐趣会更大。书里讲了很多我十分感兴趣的话题。

  • 生活的意义OMG,我是认真的,这是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的东东。Linus给出了很有意思的解释,他说生活或者说任何事情都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生存、社会交往、寻找乐趣。正如性,它开始只是一种延续声明的手段,后来变成了一种社会的行为,比如你要结婚才能得到性,再后来它成了一种娱乐。联系到人类的发展,如果说工业时代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那么信息时代则满足了人类交往的需求,即人类社会化的行为,之后呢?按照“Linus法则”,人类将进入娱乐社会。这个理论解决了我之前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以前演员歌手在社会的地位和收入都不高,而现在他们却拥有很多。因为,在以前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时,人们无法将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入到那里,而在现在生存已经不是问题(对于发达国家),人们想获得更多的娱乐,所以他们的地位改变了。Linus如是说:“是的,你可以为事业而奋斗,然而最终,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快乐。”正如很多童话故事的结尾,xxx和xxx过上了幸福快了的生活。难以想像的是,人类对于快乐追求的极限是一种什么情况。一个设想:经历n年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已无法使自身获得更多的快乐,最终人类难以忍受,人类自我毁灭……
  • 计算机的发展史。书中讲述了计算机的一些历史,提到了Commodore VIC – 20还有Sinclair一些老式的计算机。当时我特意上网搜索一下,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结果发现和当时一年级一直想买的中华学习机是一个样的。虽然自己第一台电脑是Cyrix 6×86 P166+,但是也可说自己见证了计算机的发展。
  • 编程。虽然我的编程水平不怎么样,但我喜欢编程。正如Linus所说,程序员的乐趣在于可以控制自己想控制的。书中讲述了这个芬兰家伙对于程序的痴迷,用他妈妈的话说Linus很好养。因为他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台计算机和一些面包圈。
  • 一夜暴富。别说我太俗,看看硅谷的历史,哪位程序员没有做过这样的梦?
  • 知识产权。书中讨论了知识产权问题,分析了知识产权的利与弊。我了解到,原来版权是在法律上很容易获得的,你并不需要登记你的版权,你自动就会成为你所从事的任何创造性工作的版权所有者。

结束语,Just For Fun!

Categories: books